橡膠常見名詞解釋
1.橡膠: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,能夠在大的變形(高彈性)下迅速恢復其 形變;能夠被改性(硫化);改性的橡膠不溶于(但能溶脹于)沸騰的苯、甲乙酮、乙醇和甲苯混合液等溶劑中。
2.格林強度:未經硫化的拉伸強度
3.冷流性:生膠或未硫化膠在停放過程中因為自身重量而產生流動的現象。
4.活性劑:配入橡膠后能增加促進劑活性,能減少促進劑用量或降低硫化反應溫度,縮短硫化時間的物質。
5.促進劑的遲效性:具有遲效性的促進劑可以叫做后效性促進劑。
6.焦燒:加有硫化劑的混煉膠在加工或停放過程中產生的早期硫化現象。焦燒現象本質是硫化,膠料局部交聯(lián)。
7.工藝正硫化時間:膠料從加入模具中受熱開始到轉矩達到M90所需要的時間。
8.硫化返原:又稱返硫,是膠料處于過硫化狀態(tài),膠料的性能不斷下降的現象。
9.硫化效應:硫化強度與硫化時間的乘積,用E表示。
10.防老劑的對抗效應:防老劑(抗氧劑)并用后產生的防護效能低于參 加并用的各抗氧劑單獨使用的防護效能之和。
11.防老劑的協(xié)同效應:防老劑(抗氧劑)并用后的防護效能大于各抗氧 劑單獨使用的效能之和,是一種正效應。
12.軟質炭黑:粒徑在40nm以上,補強性低的炭黑。
13.硬質炭黑:粒徑在40nm以下補強性高的炭黑。
14.結合橡膠:也稱為炭黑凝膠,是指炭黑混煉膠中不能被它的良溶劑溶解的那部分橡膠。
15 .炭黑的二次結構:又稱為附聚體,凝聚體或次生結構,它是炭黑聚集體間以范德華力相互聚集形成的空間網狀結構,不牢固,在與橡膠混煉是易被碾壓粉碎成為聚集體。
16.增塑劑:增塑劑又稱為軟化劑,是指能夠降低橡膠分子鏈間的作用力,改善加工工藝性能,并能提高膠料的物理機械性能,降低成本的一類低分子量化合物。
17.塑煉:塑煉是指通過機械應力、熱、氧或加入某些化學試劑等方式,使橡膠由強韌的高彈性狀態(tài)轉變?yōu)槿彳浀乃苄誀顟B(tài)的過程
18.壓延效應:壓延后膠片出現性能上的各項異性現象。
19. 抗氧指數:又稱塑性保持率,是指生膠在140℃×30min前后華萊士塑 性值的比值,其大小反映生膠抗熱氧化斷鏈的能力。